首页

美脚论坛网站

时间:2025-05-23 05:50:52 作者:将法律红利转化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 浏览量:64541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题:文旅IP频“出圈”  景德镇如何“长红”?

  记者 吴鹏泉 李韵涵

  “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才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高阶形态。”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景德镇市市长胡雪梅面对过去一年当地多个文旅IP“出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不论是风靡中国各大社交平台的“进货式旅游”,还是以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为蓝本打造的“岁岁鸭”IP,过去一年,“千年瓷都”景德镇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前来“碰瓷”。

  在央视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舞剧《唯我青白》中的选段《瓷影》绚丽登场,吸引不少游客大年初一前往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观赏“青白瓷”。据统计,龙年春节期间,景德镇累计接待游客393.14万人次,与2023年春节相比增长74.66%。

  景德镇为什么这么“火”?胡雪梅认为,景德镇一批王牌景区、精品线路、文旅IP的火热“出圈”,主要得益于景德镇市近年来依托千年陶瓷文化底蕴,全力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让古老的陶瓷文化历久弥新、魅力长存。

  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千百年来,景德镇都是一座生产性城市,而不是消费生活性城市。面对滚滚客流,景德镇如何“长红”?

夜色下的江西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游客漫步街区中。(资料图)刘力鑫摄

  在胡雪梅看来,当前,景德镇文旅产业正迎来厚积薄发、加速爆发的局面。景德镇也将充分利用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从时代化、多元化、国际化、人性化多个维度,探索走出一条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真正实现“打卡”变“刷卡”、“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让景德镇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今天的景德镇,依然保留着最为丰富、最为完整的瓷业体系及文化遗存。”胡雪梅表示,老窑址、老里弄、老街区遍布全市,特别是众多的博物馆、非遗馆、创作空间,让景德镇“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VR展、AR导览、数字展品建模体验、“国潮”文创产品......景德镇在传统瓷文化“原料”中加入时代化“配方”。

  “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产品和业态,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胡雪梅表示,景德镇将大力创作陶瓷文化动漫、游戏、音视频等艺术精品,打造更多体现中国审美、陶瓷特色、当代精神的“国潮”产品,让陶瓷文化“潮”出生命力、“潮”出购买力。

  陶瓷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

  在国际化方面,胡雪梅表示,景德镇深化与文旅平台的合作,积极“种草”海外市场,并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国际友城等平台,大力推广景德镇特色文旅产品,拓展国际客源。未来,景德镇还将通过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加大国际文旅合作,合力打造世界级黄金旅游之路。(完)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一定要在14日成功弹劾尹锡悦

此前,有博主发布视频称,杭州一黄金店在回收黄金时77克金项链称重仅62克。随后,杭州拱墅区市场监管局通报相关情况称,经技术机构鉴定,该电子秤不合格,且存在违法改装。目前该案已依法作出处罚决定,对该电子秤予以没收并对商家处罚款22000元。

防汛抗洪: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在前期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的基础上,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增量政策“组合拳”,继续围绕化风险、扩财力、惠民生、助实体来加力施策、创新施策,既锚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力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也重视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强化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受到各方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走进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指南》调研了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数千名受访者。调研数据显示,全球经济趋缓的大势之下,雇主对薪酬变化的预期趋向于保守,越来越多的受访企业表示“涨薪幅度不超过6%”。相较于2023年,希望“薪酬涨幅超过6%”的受访雇主数量有所减少;同样的,“薪酬保持不变”或者“降薪”的雇主数量也有所下降。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办公室一级调研员崔宣接受审查调查

过去10天(11月12-21日),西北地区东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中西部、江南中东部、华南东部、西南地区东部、台湾岛等地累计降水量有20~50毫米,其中重庆东北部、湖北西部、江西、浙江东部、广东中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70~90毫米,局地超过120毫米,台湾岛东部局地超过25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房颤的疾病管理非常复杂,需各方齐心协力去治好广大患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国家卫健委积极落实党中央科技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的核心定位的要求,面向临床重大需求,持续推动新药研发,支持中国境内的外资机构参与新药研发项目,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国际化,加快中国融入全球医药创新网络,为促进医药创新高质量发展,提高全人类健康水平做出应有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